農業保險保單無用?農民:太多作物沒列入
農業保險保單無用?農民:太多作物沒列入
【2019-05-14/聯合報/賴香珊/南投報導】
全球氣候變遷日趨嚴重,農作物受損災況加劇,中央近年雖持續擴大推動農業保險保單,盼助農民分散經營風險,但農戶仍嘆,目前太多農作物沒被列入,開放的一樣是大宗農產,消極的跟著多數人種似乎最保險。
國姓鄉種植甜桃的陳姓農民說,農委會雖然有在試辦農業保險,而可以投保的水果有芒果、水稻、蓮霧、香蕉等,大多都是國內大宗種植的農作物,像面對逐年災況加劇,他們這樣零散種植桃、李作物,政府不願救助,農保卻又緩不濟急。
對於桃、李等非大宗農作物納入農業保險,熟悉金融農保人士則不太樂觀的說,保險公司承保前會評估利益,「沒賺頭怎麼可能做」,像桃、李成長期還常遇到梅雨季,裂果風險大,理賠風險高,又非大宗,保險公司承保意願相對就低。
香水李果農李廖德表示,不管是天災救助、農業保險,都是從大宗或精緻化專業區的蔬果先列入補助或投保品項,反觀小面積或非主流農戶總是得不到政府關愛,倒不如隨波逐流跟著其他人種,他因此要轉耕種青梅,就算沒得保,也還有救助。